这是一篇差点被遗忘在硬盘里的流水账。
这几年过年的节奏很固定,置办年货,给姥姥送年,看春晚守岁,出去溜溜,回复平常。
今年给姥姥家准备年货的时候,我们去批发市场买了一对灯笼,想着挂在堂屋的屋檐下,应该会很好看,因为几年前也买过。去姥姥家送年的时候,大家聚在一起,一起聊聊天做做饭,一起吃顿饭,然后各回各家。我还是挺喜欢这种感觉的,期盼回姥姥家聚会的日子。除去买东西的繁琐,喜欢那种每次在屋里和姥爷聊着自己生活上的事情,听姥姥念叨那些早已经听了好多遍但从来都没有听厌过的事情,帮姥爷清理一下垃圾短信,和老爹看看家里有没有要帮忙收拾的地方,电视机要不要设置一下,然后静静的等着其他人的到来的感觉。不久前的某次回家,姥爷还推荐我去其他人家修电视机,四妗子还给了我一兜瓜子。吃过饭,简单的聊聊,姥姥会拿出准备已久的好吃的分给各家,每次妈妈他们都会劝姥姥不要再去浪费精力弄这些东西,很累而且城里都可以买。姥姥总是笑着说,买的多贵啊不如我弄的好,下次不弄了,然后在下一次大家来的时候涛声依旧。分发结束,大家就都回家了,热闹了一阵子,诺大的院子,又只剩下两个人了,我回到自己家,三个人。
老张一向对年味等富有生活气息的东西相当怀念,总是会提起他小时候鸡蛋五分钱一个的时候。为了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,也是置办年货,这几年老爹总会开车带我和妈妈去盛庄赶个年集。盛庄集场马路边有一家羊汤馆,以往我们如果出去玩,方便的话,都会去喝一斤羊杂汤,不过今年我不太想喝羊肉汤就没去。那家羊汤很好喝,每次坐在那,我们总是会不约而同的提起薛庄集上的羊汤。
三十的晚上,三口人一块看看春晚,包饺子、做饭、看春晚,老张会在饭桌上对每个菜进行点评反思但从来不改。这几年春晚越来越高雅,还得感谢互联网巨头,每年都会整点新乐子。老张会老早就了解各大APP的玩法,然后每天起个大早坐在茶几柜的小马扎上戳着屏幕,有问题就把我叫醒操作一下。我妈坚守在小米商城的每日红包,每次我回家都能攒出一二百块钱。我和同学疯狂集福,然后打几把吃鸡。等到十二点的时候下去放鞭炮,然后回来看难忘今宵。鞭炮一定是要赶在敲钟的时候放的,以往我妈都是站在堂屋门口喊“3 2 1 放吧放吧”,后来是二楼,现在住六楼了,下楼之前对一下表,对着手机就点了。
小的时候,过年过元宵节,姥爷总会在年集的时候给我和哥哥两个人一人买一个玩具,买过喇叭、会亮的陀螺,还有很多记不清了。每个人还会有一把滴滴筋,也就是小作坊的呲花,哥哥还买过起火,那时候我还不敢放这种能上天的东西。后来长大了,就不再买了,我也好久没再玩过这些东西。有一年元宵节在姥爷家过的,晚上吃过晚饭在胡同里和小伙伴们打闹,比谁的花样多比谁的滴滴筋更亮。妈妈说她们小时候也差不多是这样的,年三十的晚上比谁家放的鞭炮响,大年初一比谁家地上的鞭炮皮红。今年元宵节,我在火车上过的,十点就熄灯了。
想起来放假刚到家的时候,电梯门口贴着政府关于主城区禁放烟花爆竹的通知,街上也没有卖烟花爆竹的了,就像之前的每个假期,一切平平淡淡,街上也没有熊孩子乱扔鞭炮。
还真别说,突然还挺想念那个走在马路上看见地上有东西冒烟就到处躲的时候。